欢迎来到国际学校网
选择地区:展会活动资讯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陈洛:面对全球科技浪潮,要积极回应教育强国...

时间:2024-11-14 09:54 国际学校网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科学教育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学校的科学教育质量对培养学生科学素质至关重要,应该将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全面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核心途径。

——陈洛 第七届IEIC大会致辞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陈洛| 第七届IEIC大会学生成长开幕致辞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陈洛| 第七届IEIC大会学生成长开幕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

十月金秋,我们汇聚上海,置身感受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的盛况,我谨代表本次大会的主办方——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和远播教育,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教育同仁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

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已历经六届,这次召开的是第七届,其中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每届的主题设定都锚定时代发展趋势,紧贴教育教学现实,精心策划,创新推进,这正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秉持“与时代俱进”的宗旨和远播教育集团“追求卓越,长期持续创造社会价值”的宗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和远播教育集团联合举办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党的教育方针为遵循,以推动教育公平为使命,致力于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充分认识教育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价值,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各项重大任务,加强教育与科技的协同布局,系统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科学教育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去年,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因此,今年的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以《科技赋能教育,智慧引领未来》为主题,正是我们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浪潮,面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要求的积极回应。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驱策着全球教育的顺应与调整。因此,本届IEIC国际教育大会围绕科技与教育进行多方面,且具有创新型的探讨。我们将努力从以下方面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践追寻。

一是勇于接纳学习科学教育“新理念”。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与迭代日益加快。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首当其冲,去接受拥抱新理念、新知识、新科技。我们不能仅依靠历史的知识和经验,去教育现在的学生如何应对未来的种种挑战。唯有我们自身先行一步,主动接受并学习新事物,方能更有效地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助力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因此,在学生踏上学习之旅前,我们自身需先成为持续学习的典范。

二是积极探索实践科学教育“新模式”。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内涵及其深远影响,将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全面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核心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索精神及创新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科研探索与实践活动。为实现这一目标,需通过引入最新的科学知识、组织科学竞赛活动以及实施实验实践教学等多种手段,全面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热情。同时,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如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以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建立科学教育互动“新机制”。科学和教育应当加强互动,促进融合。我们教育工作者也应当积极参与建立科研项目,学校设立科研小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同时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的机会和平台。通过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科学教育涉及面广、系统性强,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共识,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因此,应当强化校内外合作关系,例如联合科技场馆、科研基地等,通过科研训练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水平。

105年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他《一流教育家》的文章中,振聋发聩的发出“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教育呐喊,把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提炼到极致,今天,有新时代的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我们就有勇气去完成“科技赋能教育,智慧引领未来”的神圣任务。

本届大会得到了各级领导、各位专家、各界人士的关心;得到了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校友会、中欧上海校友会亲子俱乐部等单位的支持,使得我们的大会能筹备顺利并如期举行,再次表示感谢。

期待大会能以深度的教育研讨引爆批判性的教育思辨,从而产生具有指导作用的教育实践经验。

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温馨提示:国际化学校,想了解更多学校信息,欢迎点击【预约看校】咨询!或电话咨询:400-9609-559

国际学校择校咨询

免责声明: 1. 为方便家长更好的阅读和理解,该页面关于学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学校视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们”、“我校”等第一人称指代学校本身。并不代表远播公司或其观点;2. 此网页内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参考,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具体以学校官方发布为主;3. 若素材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2787266480@qq.com。

预约看校

少量开放日预约名额/全面咨询了解学校

为了更好地为您提供选校咨询、生涯规划、留学、背提、研学服务,我们将收集您的上述信息。若您同意且理解,上述信息将用于本公司为您进行后期回访,从而定制更为贴心的服务。此外,提醒您特别注意,本页面下的学校信息为公开渠道获取并在此展示,并不代表我们与此学校存在任何合作关系。关于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详见《用户隐私政策》

咨询热线:400-960-9559

上海光华学院剑桥国际中心 (简称光华剑桥)成立于2011年4月,学校于2018年8月搬迁至浦东新区川周公路2788号,隶属于光华教育集团,是一所专业从事A Level和IGCSE国际课程教学和考试的国

学校概况 耀华学校上海古北校区 (简称:上海耀华古北校区)于2001年建校,已办学23年,学校隶属于传承90+年优质教育的耀中耀华教育网络。 校区位于上海长宁区市中心位置,开设三年

耀华国际教育学校上海临港校区 是一所位于上海浦东临港的国际教育学校,招收6岁至18岁的本地和外籍学生。学校成立于 2015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校区坐落于南汇新城,提供从

上海三所耀中耀华系学校上海耀中、上海耀华临港校区及上海耀华古北校区纯外籍K13学校、民办双语K12学校、民办双语高中,三大类型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上海耀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包玉刚学校 成立于2007年 ,是一所非营利的双语学校,由包氏家族为纪念爱国爱乡的企业家、政治家、慈善家,已故船王包玉刚爵士而创建。目前有1600左右名中外籍学生 ,提供小学一

上海包玉刚国际学校 (YK Pao School,简称YKPS)是一所非营利的双语学校,成立于2007年,由包氏家族为纪念已故船王包玉刚爵士而创建。学校位于上海,提供小学一年级至高中十二年制的学

上海民办包玉刚实验学校 (以下简称包校)是一所开创性而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学校。学校成立于2007年,是一所非营利的双语学校,由包氏家族为纪念爱国爱乡的企业家、政治家、慈善家

包玉刚不愧是沪上国际学校中土豪般的存在,校园环境非常之豪华。 上海民办包玉刚实验学校 成立于2007年 ,是一所非营利的双语学校,由包氏家族为纪念爱国爱乡的企业家、政治家、

预约看校

少量开放日预约名额/全面咨询了解学校

为了更好地为您提供选校咨询、生涯规划、留学、背提、研学服务,我们将收集您的上述信息。若您同意且理解,上述信息将用于本公司为您进行后期回访,从而定制更为贴心的服务。此外,提醒您特别注意,本页面下的学校信息为公开渠道获取并在此展示,并不代表我们与此学校存在任何合作关系。关于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详见《用户隐私政策》

咨询热线:400-960-9559

立即预约
预约咨询

为了更好地为您提供选校咨询、生涯规划、留学、背提、研学服务,我们将收集您的上述信息。若您同意且理解,上述信息将用于本公司为您进行后期回访,从而定制更为贴心的服务。此外,提醒您特别注意,本页面下的学校信息为公开渠道获取并在此展示,并不代表我们与此学校存在任何合作关系。关于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详见《用户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