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ICC(即人大附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ICC)在北京的公立高中国际课程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最早引入国际课程的中学之一。自2004年开始,该校便开设了A-Level课程体系,随后在2010年增添了AP课程,并于2012年成功开设了IB课程。
作为北京市公立高中国际课程项目的领军者,人大附中ICC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提供一套全面丰富的课程体系。在教学管理和教育实践方面,该校也是最为成熟和领先的学校之一。
课程体系
构建“全面而有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体系
中外项目课程的目标,是在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发现、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其最终目标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课程内容层次是以国家课程和每个项目必修课程为基础,确保学生全面学习、全面发展、夯实基础。以ICC早培研修、科研实践、校选课程等为平台,发现和发展学生的特长。对于最优秀的学生,提供自修课程的必要指导和条件,学习过程更突出自主化发展。在课程特色上,保证国家必修基础课程学业水平达标,分项目的必修课程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教学,程度好的贯通加速。研修课是学生完全自主选课,利用1个半天,不同年级化成特色班进行走班制教学,每个学生的课程都不同,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
研修课与特色课程建设
为进一步丰富学科门类及课程种类、弥补国际课程引进局限,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助力学生专业深度发展,人大附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从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试行开设特色研修课。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与调整,中外项目ICC充分调动项目自有师资,并联合本部高中、早培项目及学校系列高端实验室资源,正式启动了项目特色研修课程。目前,研修课已经开设八大学科门类50余种课程,上课时间为每周四下午一个半天,研修课为所有学生必选必修。后又增设高一年级研修课,时间为周二一个下午。
“名家讲坛”与科研实践系列课程是2021年秋季学期起由人大附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早培项目联袂推出的面向高一年级的学术实践项目。旨在从高中起始阶段向学生介绍各行业领域的前沿发展状况,开阔学生视野、引领学生思考个人发展方向,启发、引导学生对个人感兴趣的学术或行业领域进行初步探索实践,并为学生实践提供相关资源与实践指导。
项目以“名家讲坛”为发端,邀请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深专家及科技、社会、人文等相关行业领域领军人物为学生做主题讲座,打开学生学科视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科研内驱力。
为使学生能够更充分了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项目文化、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尽早为国际课程学习及个人发展规划做准备,ICC在2021年夏季首次推出了新生暑期学校活动。暑期学校历时8天,精心设计安排了科学、工程、人文、艺术等各领域的课程与活动,学生开阔了学科视野,拓展了对学科门类的认识,也初步感受到了探究式课堂与项目式学习的魅力以及高端实验室的神奇。
为使教育改革创新有更持久的动力和稳健明确的方向,ICC邀请国内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及业界单位为我们群策群力,更借助背靠中国人民大学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与相关院系学科进行深度交流与合作。
北京市海淀区稻香湖学校(简称清香),一址三校,包括清华附中...
ICC是人大附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的简称,是人大附中的一部分,...
北京十一学校 原为中央军委子弟学校,1952年在周恩来、罗荣桓...
公立国际部和国际学校各有各的优势,在二者的选择上,不少家...
新学期开学,不少家长们在择校时往往会参考学校的排名、核心...
学校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始建于1953年,是一所有深...
北京师大二附中 始建于1953年,是一所校园优美、设备先进、师...
始创于1947年的北京市八一学校,是一所富有历史底蕴与文化基因...
预约咨询
电话咨询
手机版
院校库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