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外外国语学校校长林敏博士回应—抢夺生源是耍流氓?“任何靠“抢夺生源”而取得‘高考(中考)辉煌’的都是耍流氓!”昨天,针对部分学校“抢夺生源”的现象,特级教师李镇西的犀利言论一经发表便引发逾万的关注度,让一线教育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在上海,一位拥有五千中外师生学校的校长却没有加入讨论,他选择用笔写下内心的沉重。好学校的学生应该来自“五湖四海”,他的笔下,是对年少读书时“好孩子”和“差生”相互帮助的怀念,是对别把考试考试分数作为重要的择生标准的呼吁。
他,就是
西外外国语学校的创办人、总校长、上海市督学林敏。
好学校是一个“多元异质学习共同体”
早起读了李镇西关于“抢夺好生源办学”一文,心里头也沉甸甸的。
西外办学十二年来,我一直与学校老师与家长们说:一所学校不“挑”学生是不可能的,但一所好学校千万不能是一所同质性太强的学校,理想中的好学校,应是像我们当年读书时那样,有来自社会各阶层、各种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学习能力及行为规范的学生群体。
好学校应是“异质多元”,像个小社会,教师、家长群体也应多元多样,来自“五湖四海”。
教育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同质性太强的学校其实创设了一个“不真实”的人为的学习生长环境。在这样的学校出来的学生,会缺乏面对真实世界时所必需的”社会维生素”。
所以真正的好教育或好学校,其实是要“挑”异质不一样的学生,让他们在一个相对真实的学习环境中,有机地生长。
异质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记得我读中学时,与我同桌的一定是学习及行为规范差的学生,我的班主任用心良苦,希望我这个“品学兼优”的班长能将“差生”管好。
确实坐我边上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互帮互助”,都慢慢有进步了,到后来连别班的“差生”也被学校安排坐我边上。
我这个“书生好孩子”也从这些“差生”的互动中学到了不少”街头智慧及哥们义气”,也了解了书本上没有的很多为人处事之道,也变得“阳刚”有“霸气”。
我们那时班上不同类型、差异多样的孩子们在一起,不仅没影响我们的学风和班风,反而是一种通过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使班上有着一种奋发向上的和谐氛围:
每次运动会,体育比赛,成绩一般或较差的“球场操场明星”,让班上的集体荣誉感一次次地提升。
碰到校园中或街角边那些惯于“欺凌”男女同学的“流氓阿飞”,也是那些所谓的“差生”,常常“挺身而出”,不光是用“拳头”,也用智慧,“化险为夷”。
有时,我常想,如我是生在现在,父母将我送进一所只有学业“牛娃”的“好学校”,除了读书做题考高分,我也能有一种与不同人相处、做不同事、在不同环境适应发展的能力素养吗?有可能在一块稻田办起一所有五千中外师生的学校吗?
有鉴于自己成长的经历,所以西外及三亚国际学校,在选择学生时,更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及综合素质,从不把学业成绩、考试分数作为重要的择生标准。
而且,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来自不同地域、文化、职业、经济条件、及社会阶层的家长及孩子,成为我们学习共同体的成员。
好学校,既“挑”也不“挑”学生!
现在各种变相的小学、初中的生源大战依然血肉横飞。“技巧”五花八门,“策略”层出不穷:
有的初中甚至可以直接将五年级的“优生”提前弄到本校“衔接性”就读。还有教育局明确规定,统一调研考试成绩前多少名的孩子均送到某学校就读,以此“保证”其“教学质量”!
这些做法往往都打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旗号,冠冕堂皇地进行。还有一些更为上不得台面的抢占“优生”的下作手段,我这里都不好意思说。
如此垄断“优生”,三年后的中考自然“辉煌”。
义务教育阶段如此行径,任何“素质教育”的遮羞布都无法掩盖其“应试教育”的龌龊!如此不要脸,和“耍流氓”有多大区别?
温馨提示:国际化学校,想了解更多学校信息及招生考试情况,欢迎电话预约咨询:400-9609-559或点击【预约看校】咨询!
免责声明: 1. 为方便家长更好的阅读和理解,该页面关于学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学校视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们”、“我校”等第一人称指代学校本身。并不代表远播公司或其观点;2. 此网页内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参考,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具体以学校官方发布为主;3. 若素材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27872664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