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17 09:22 国际学校网
根据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发布的通告,10月14日-18日,2025年上海高考展开网上报名和资格审核等工作,这意味着新一轮的高考季又开始了!
自2014年起,上海实施新高考改革政策已经第10周年,但我身边还是有很多中学生家长,搞不清新高考到底怎么回事。
那么,面临升学焦虑,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如何才能提前解决困惑?
一、上海新高考改革
很多家长至今没看懂?
我身边的新高一家长,常常听到他们在研究“上海高考怎么考”的问题时,蹦出两个字:复杂。
“复杂,太复杂了!”
70后、80后家长对高考的记忆,可能还停留在“3+1”阶段,即只考语数英3门主课+1门副课。
但是如今大不同了。上海自2014年起实施新高考方案, “3+3”、不分文理、综合素质评价等成为了新一代的关键词。
“3+3”政策,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另外,考生需要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中选择三门作为选考科目,俗称“大三门”和“小三门”。
还有“外语1年两考”,即考生有两次考试机会,可以选择最高分计入总分。
高中三年,学生需准备“综合素质评价纪实报告”,注重综合素质发展。
看似考察科目比以往多了不少,对学生要求难度更大了,但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相关领导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高考改革的要点:
增强试题开放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涯定位多元化选科,文理交融,避免过度偏科,让大学招生能“既看分、又看人”。
上海的高考改革始终紧跟国家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在理解高考政策的时候,不能仅仅看它表面上要考哪些科目,什么规则,关键要吃透它背后的逻辑。
比如,上海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推出“未来数学家摇篮工程”等一批人才孵化举措,注重及早发掘潜质的中小学生。
同时,上海高度重视基础学科人才选拔与培养。每年都有20多所“强基院校”在沪招生,录取200多名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愿意潜心进行基础学科学习研究的优秀学子。
对工程科技创新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也是上海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2024年起,高考招生录取的新政策对学生报考理工农医类专业提出必须选考“物理和化学”的要求,为国家选拔更多优质科技创新人才。
这些重点选拔方向,就奠基了学生的培养、考核之路,必定是多元化的、全方位的,不再是以前固定的刷题模式了,也倒逼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规划更前置、更深入。
二、“到临门一脚了,孩子、家长还对未来一无所知”
但事实是,很多家长缺乏提前准备意识,不具备短期内搜集、分析相关数据、信息的能力,又存在“压线入围”的捡漏心态。
而另一边,学生在中学阶段把所有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分数上,似乎除了考高分,对自己将来要做什么非常模糊。
***校长董君武先生曾说,自己看到过一篇令人揪心的报道,美国一个教育代表团到中国两所Top大学进行调研,随机问学生:“你为什么报考这所大学? ”学生的回答几乎都是:因为我高考考了高分。美国专家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未来并不可怕,因为中国的优秀学生的人生选择,基本上都不是基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当我看到这一结论时,我的感受是震惊和担忧。”董校长感慨说,兴趣是人生规划的逻辑起点。
但偏偏,许多家长和学生对生涯规划并不重视,这导致不少学生在填志愿选择大学和专业时没有明确目标,也不知道自己对什么专业感兴趣。
一位中学校长曾为此大声疾呼:“都到临门一脚了,家长、孩子还对未来一无所知”!
没有目标的狂奔容易陷入迷茫,忽略兴趣爱好的教育,很难让孩子找到今后的职业方向。
特别是新高考改革实施后,多元化的学习方案和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更要求家长深度挖掘孩子潜力,提前规划生涯,看清未来趋势。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相关领导曾指出,在新高考模式下,升学路径是多元化的,主要分为两大块:
一是计划内录取(通过综合评价、提前批、普通批次等体制内批次实现升学);
二是计划外升学(包括港澳台自费生、直接出国留学、“2+2”等间接出国留学、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开放教育等形式)。
少量学生选择复读或直接就业。
具体怎么走,需要家长既向上看,又向下推。
向上看,即看孩子将来要进入什么样的高校,是上国内的985/211,还是走国际教育路线。
大陆地区有9所高校进入了2025QS排名前200,其中就包括了上海地区非常厉害的3所大学:复旦、交大、同济。
其中,上海交大人工智能拔尖英才试点班,在2024年首次本科招生,并新增数学与应用数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项目,再加上交大已经具备的人工智能卓越人才试点班,交大人工智能领域招生培养全方位格局已经形成,未来人工智能领域的“黄埔军校”即将诞生!
而海外教育的升学途径,非常多元,可以选择出国留学,也可以选择国内的合作办学,毕业生既可以获得国内本土大学的毕业证书和学位文凭,同时可以获得海外合作大学的学位文凭,比如上纽大、昆山杜克、宁波诺丁汉、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
向下看,即根据目标高校倒推孩子的初高阶段的学校,选择合适的方向。
如前文提到的,上海十分重视对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学科人才、工程师方向的学生培养,建立了一系列的选拔机制和升学通道。
“丘成桐少年班”,简称“丘班”,主要面向拔尖中学生具有突出数学、物理潜质和特长并有志于终身从事科学研究。目前上海开设有2个“丘班”。
“英才计划”,旨在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由上海交大、复旦、同济、华师大、华东理工五校选拔。
“强基计划”,选拔综合素质或基础学科较为优秀,并且立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学生。上海强基计划高校有4所,分别为上海交大、复旦、同济、华师大。
而希望孩子往更多元化兴趣爱好、国际化发展的家庭,则有非常丰富的国际学校可以选择。
特别是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里,无论是英美方向,还是日加德意澳方向,都有实力不错、各具特色国际学校。这些学校追求中西融合,崇尚全人教育,能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如今的升学模式,早已不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家长们有很多条路可以走, 关键还是在于能否准确把握时机,选出那条适合孩子的升学路。
三、家长如何把握多元升学机会
那么,眼下家长的升学焦虑如何解决?其实关键就在于:早做规划,提前解决困惑。
首先,你要很了解你的孩子。在跟很多家长的交流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家长实际上对孩子的喜好、兴趣是缺乏了解的,真的要到这个选择和决策的时候才发现,两个人可能都沟通不到一块去。
其次,在选校时,不要过度注重学校排名,而是对学校的优势课程更加关注,考虑这些课程是不是能够帮助孩子打造核心竞争力,这点十分关键。
最后,家长要具备强烈的规划意识。当你有一个很清晰的目标设置在那之后,它决定了你的教育过程。
我们常说,教育就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但花开有期,我们必须在前期付出十分的努力,为孩子做好清晰的规划,才能有条不紊地迎接鲜花盛开。
免责声明: 1. 为方便家长更好的阅读和理解,该页面关于学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学校视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们”、“我校”等第一人称指代学校本身。并不代表远播公司或其观点;2. 此网页内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参考,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具体以学校官方发布为主;3. 若素材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2787266480@qq.com。
青苗学校始创于1998年,至今已走过20多个春秋。作为一所由中国人创办的教育品牌,较早开创中西方教育结合办学新模式。
BARCLYNE新加坡博林国际公学始建校于1995年,是首批获得新加坡政府教育信托认证(EDUTRUST PROVISIONAL)的国际学校之一。为在新加坡的外籍子女提供融汇新加坡本土特色及全球视野的多元化国
成都康礼学校是康德教育集团集26年国际化办学经验继长沙康礼·克雷格学校、武汉康礼高级中学成功举办后,打造的充分国际化,厚植中华传统,注重人文滋养的全寄宿民办一贯制非营
广东实验中学是直属广东省教育厅领导的省级重点中学,广东省示范性高中。以A-LEVEL课程为学术基础,结合规划提供综合素养、国际视野和国学文化三类拓展课程,凭借强大的教师资源
万科双语学校2025年招生已开启,欢迎有意向的学生家长报名学校开放日前来探校体验。万科双语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民办学校,采取国际化的小班模式,小学24人/班;初中32人/班。
上海诺美学校是隶属于诺美教育集团下的一所全日制、寄宿制的国际化学校。学校提供预科衔接课程、美高+AP以及英国A- LEVEL课程
成都七中国际部隶属于成都市武侯区楷博教育专修学校,成立于1999年,是成都七中本部的国际部、位于成都七中(高新校区)。
北京爱迪学校于1999年创立,学校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为3-18岁中外籍学生提供幼儿园至高中的K12一贯制系统国际教育和多通道升学模式。
预约咨询
电话咨询
手机版
院校库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