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的特色有哪些?
上海国际学校网介绍林语堂先生说过:“两脚踏中西文化,—心评宇宙文章”。中国的国际学校多数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中国元素的校本课程是本土民办国际学校区别于全外籍学校的特征之一。
中文、中国历史、中国传统工艺与设计这种特色课程与国际通行英文课程体系的良好融合也是培养一个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世界人所不可或缺的部分。
越来越多国外的华裔孩子来国内的国际学校读书,用以在相对熟悉的教育环境中有效提高中文水平。在现实中,家长往往期待鱼和熊掌兼得。中文和英文一样好,集体主义的服从和鲜明个性都想得到。
从实践中看,做不到,很多理想中的解决方案并不存在。排除个体差异的因素外,教育道路的选择上,有的只是取舍....
把孩子送到一间学校里,每天7、8个小时,孩子都在干吗。面儿很大,想到、见到的一些部分抛砖引玉,供参考。
校服
90%的国际学校是要穿校服的,从中国人的价值观看这也是杜绝攀比的很好方法。有些全外籍人员学校因为多族裔、多宗教信仰的原因。为了保证对各种宗教背景孩子的尊重,所以没有校服,学校也不举办任何节日的庆祝活动。
校服相对常见的运动服式的校服来说,质地比较精良,款式也多。访问过的一些偏英式教育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他们则要求每天必须穿着正装校服入校,但个人感觉对于每天要运动的小孩子换来换去会有些不方便。
女孩子很适合读国际学校,起码不用每天为穿什么衣服发愁。一位姑娘来咨询“你们学校允许留长发吗?”“可以的”,“那我报名参加考试”...
很多学校为了维持良好的学风而规定发型,告诉孩子外表是虚的、不重要的,全身心用在学习上是正道。而国际教育需要阳光、健康的学生形象,美的年华不应该被忽略了性别的臃肿服装所包裹。当然,校服的穿着有明细的规定,穿着不合格是不允许进入校园的。
教材和“副科”
多数年级没有书本费,一般除了高中部以外的教材均不出售,采取每学期从图书馆借阅的方式。教科书是公共资产,学期结束后,学生将教科书还给图书馆,给下一年级的学生用。那种高考完的高三学生举行的盛大 “撕书仪式”在国际学校您永远见不到。
我们习惯的把课程分成主科和副科,数理化算主科,音体美是副科。考试季,副科课时要给主科也是惯例。而国际学校不分主科副科,音体美的教研组往往人手和实力更强,李老师工作的学校很多博士学位的外国教师都在音体美科目执教,课时量也明显不是配角。
数学成绩不理想,家长去找校长寻求帮助,可能会听到校长如下的答复:小学生数学成绩不好不要紧,别的孩子都会游泳,只有您孩子不会游泳,这可是个大事儿...
社团
社团相对课后兴趣小组概念更大一些。国际学校都有学生自己办的电视台和杂志。从组稿,设计,制作和资金等等没有任何校方的参与,学生刊物活跃跃。李老师的学校有50个左右学生社团,运动队、哲学俱乐部、西班牙语俱乐部、烹饪俱乐部等等。
和西方学校一样,社团对一个年轻人的影响可谓深远。世青毕业生-Karmia就是通过社团建立了对戏剧的兴趣。 在美国就读期间自编自导并会同28名斯坦福大学在校生出演音乐剧,剧目入围大邱国际音乐节和纽约国际戏剧节。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快乐教育成为多数学校的口号。国家按照人头补贴公立学生,学校可以用这笔钱购买社会培训机构的产品。所以,不论什么类型学校的社团活动都会丰富多彩。当然,在应试指挥棒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课外活动时间多了还是会被一些老师和家长认为是不务正业。
设施
大资本全面进入到全日制办学领域只是时间问题,从李老师接触到的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家数量和实力看,今后大而美的民办校园将会越来越多。
现有的民办国际学校敢说豪华的并不多,但多数比较在意细节,尽管校园环境和高大上的公办学校还远不是一个级别,但教学硬件肯定是世界一流的,投资一个实验室或专业教室的金额往往是惊人的。
如果您参观学校够细心的话,会注意到多数国际学校给小学生配备的户外攀爬架都有同一家美国公司的LOGO,毫不起眼的游戏设施,几百万人民币一件。当然,大的优势是安全和环保。
个人作为学生家长更偏向小而精的校舍。金字大招牌给谁看呢?大门气派与否、设施豪华不豪华似乎对于学生个体来说意义并不大。什么高档设施都有,但是不给孩子们日常使用,只作为炫耀的资本,也是家长吐槽多的部分。
越来越多的家长关心自己的孩子多久可以使用一次图书馆,而不再关心学校是不是有几万册藏书。更在乎孩子一学期有几次游泳课,而不在乎学校是不是有高大上的游泳馆。
国际教育官员,去过国内很多学校,他谈到:很多中国学校的校园都很漂亮,但是卫生间却很脏。这体现一个学校管理团队的能力。所以他再访问中国的学校都会要去卫生间看看。很荣幸,李老师学校的卫生间整洁程度获得了这位专家的高度评价。
您作为家长考察一家学校设施的时候,好也去卫生间看看....
走班
国际学校采取小班授课,与欧美授课方式一样,采取走班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本土公办学校引进了走班的模式。不得不承认在一个几千个学生的公办学校开展走班制改革是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很值得敬佩。
对于学生来说,国际学校里没有差生概念,那种用分子分母来分类学生区别对待的做法不会出现。走班制分层教学,使得所有学生都同等的受到关注,学习依然重要但绝不是全部。
家校链接
北京的国际学校多具有非盈利性质,但管理机制差异很大。多数国际学校与家长交流的纽带都是学校的家长委员会PTA。北京地区历史悠久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有的已经采取了家长委员会集体领导模式,由家长们选出的代表作为董事会成员,雇佣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学校。一家学校的实际控制人并不是企业家、投资家而是家长组织。
中国的民办国际教育刚刚起步,对于现代化学校管理方式的追求我们一直在路上。对于家长来说,学校永远是强势的一方。但相对于传统学校的家长,已经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定期都有校长主持的coffe morning,学校和家长的沟通方式更有效率。相对公立体系,部门和行政干部极少,提前预约就可以找校长来面谈自己孩子的事务。
PTA也绝不是业主委员会的定位,更多的只是组织家长义工和促进家校互动而已。
动手能力突出
头几年带学生参加去英国活动的行前培训,很多学校的孩子都有参与。叫自己的学生把操场上的铁架子改成临时的简易凉棚供大家休息用,韩国人中国人日本人迅速凑成一个团队去找硬纸板并马上分工开始动手做,长头发的台湾小伙儿当头儿。
后做出来缺乏美感但是绝对能用。同时叫公立学校的学生们也照着我们的模板做些遮阳设施,回答很一致:我们不会。人家学校的领队老师讲话:俺们学校确实没教过这个,他们光念书都念不过来,哪有时间学手工。这个是手工的事儿吗?
实际国际学校也不教孩子怎么搭棚子的。我们一直谈追求共性的应试教育“孩子基础知识扎实”,一个“扎实”却扼杀了独立个性和创造性的思维习惯,离开家长和老师什么事情也不敢去尝试。
德育
小高妈妈是教育界名人,和我们那些做公立校长的家长一样,属于相对挑剔的专业家长。当问及这个教育专家和她见多识广的儿子为什么选我们的时候,回答是:“学生的精神面貌”。当您纠结于给孩子选美式课程、英式课程或者观察哪个学校的校园面积大,哪家的会客室更气派的的时候请也注意以下这个因素:学生的精神面貌。
国际教育的核心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年轻人的独立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我们眼里只有分数的时候,往往忽视了更重要的东西-人格的塑造,多少个年轻人的案件事件,那些占有了更多知识的年轻人却如此自私和冷酷。权利和财富成为一个年轻人毕生的追求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培养了多年塑造出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反而是非主流的国际教育在德育方面取得了成功,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是考核与评估的一部分,既知名的CAS项目。
同时,小圈子的学生群体内有很大的气场,没有学校组织也没有媒体跟踪拍摄,学生会自发组织定期去打扫流浪狗之家,去到光爱学校陪小孩子们游戏,很多国际学校的在校生运营的慈善事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比如Helen同学创办并和她的小伙伴儿倾情打造的用于帮助流离儿童的慈善项目-“琉璃读书社” 。
世青学校的北京小伙儿李琪翰被很多媒体报道过,他被斯坦福大学录取后延期 一年上大学,成为一个向斯坦福申请延期入学的亚洲人。他用这一年时间去四川和甘肃做志愿服务。
实际这种学生在国际学校圈子里有很多,学校发给毕业生的奖学金多数都被他们捐了出去。不是因为他们是富二代,他们不差钱,而是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告诉他们找到自己价值的好方式是全身心的为他人、为社会服务...
温馨提示:国际化学校,想了解更多学校信息,欢迎点击【预约看校】咨询!或电话咨询:400-9609-559
免责声明: 1. 为方便家长更好的阅读和理解,该页面关于学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学校视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们”、“我校”等第一人称指代学校本身。并不代表远播公司或其观点;2. 此网页内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参考,来源于网络公开内容,具体以学校官方发布为主;3. 若素材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2787266480@qq.com。